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新时代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升新居民子弟学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vic115维多利亚于11月16日举办了第九期新居民子弟学校教师综合素养提高培训班,约70名新居民子弟学校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上午,来自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周剑敏教授做了题为《微课制作与课程资源建设》讲座。周教授详细介绍了微课的定义、特点、制作流程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微课在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巨大潜力,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的新鲜感和认知感相较于传统教育都是无法比拟的,这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内心里萌发爱学习、享受学习。另外,周教授还强调了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优秀的课程资源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他分享了如何收集、整理、优化课程资源的宝贵经验。在座教师深受启发,对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下午,来自宁波教育学院余吕明副教授做了题为《为师之道,道在何方?》讲座,余教授深入剖析了新居民子弟学校教师的角色定位、职业使命和成长路径,强调了新居民子弟学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爱心、耐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指出这些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他认为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首要职业能力。余教授还提出了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时空;课堂是师生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督促在座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余教授分享了他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困惑,以及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的宝贵经验,勉励在座教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的工作中,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
通过这两场讲座的学习,在座教师不仅提升了教学技能,也对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新居民子弟学校的学生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作为新居民子弟学校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他们的教育需求和成长环境与城市孩子有所不同,需要具备更多的耐心和同理心,去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要注意到新居民子弟的流动性,实行学习成绩的“动态管理”,针对不同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为新居民子弟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